社区矫正工作的“贺兰解法”
2024-10-22 10:39:27          来源:湖南法治报 | 编辑:李迅 | 作者:          浏览量:112354

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齐果

明确矫正责任,做到心中有数;引入社会力量提供暖心帮教……让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精准高效。

10月18日,见证75年·基层法治宁夏行活动采访团记者来到贺兰县社区矫正中心,探访社区矫正工作的“贺兰解法”。

墙上挂着的、桌上摆着的,手包、杯垫、钥匙扣……都是她们精心创作的麻编作品,每一件都展现着独到与匠心。

记者看到,宁夏贺兰县社区矫正中心四楼会议室里弥漫着温馨和谐的氛围。“一株小小的植物纤维,可以‘变’成很多器形器皿”,在主讲老师的讲解下,坐在桌旁的社区矫正对象,一边探讨着编织技艺,一边迫不及待地动起手来,她们编、结、缠、打弯,沉浸在浓厚的互相学习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乐趣和魅力。

实操培训结束后,社区矫正对象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作品,成就感满满。“得知今后还有多场类似培训,感觉非常开心,能多学一门手艺,会为我再次就业会提供很大帮助”,社区矫正对象王某说道。王某的这番话源于贺兰县司法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设的手工编织技能培训课。

采访团观摩社区矫正人员手工艺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推动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技能培训是开展社区矫正教育帮扶的一项重要举措,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掌握一技之长,顺利就业回归社会,成为贺兰县社区矫正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贺兰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多元化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和就业帮扶举措,通过多场次技能培训,着力提高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拾生活信心实现自我价值。

不仅在“矫得好”上有精度,更在“管得住”上有力度,“帮得到”上显温度,近年来贺兰县司法局在监管智慧化、矫正精准化、帮扶社会化上持续发力,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平稳、有序推进,让社区矫正工作既有“法度”又不失“温度”。

监督管理始终是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任务。贺兰县司法局严把审前调查评估、报到入矫关口,下好社区矫正“先手棋”。定期召开会议坚持三级审核把关,对警告、训诫等事项依法进行审批,确保公正文明执法。

教育帮扶是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贺兰县司法局积极推进“1234”工作模式以及“五实”工作法,健全完善教育矫正模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高精度开展就业帮扶工作,助推社矫对象稳就业,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就学和生活难点,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实际困难。推送就业招聘信息、组织有就业需求的社区矫正对象参加就业招聘会,开展温棚种植培训等,拓宽社区矫正对象就业渠道,助力社区矫正对象更好回归社会。


贺兰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内,司法工作人员正在调处一起矛盾纠纷。

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打造社区矫正协同工作新格局。公检法等单位加强沟通协作,聚焦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健全完善信息共享、情况通报、定期会商等制度,努力构建“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动员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对生活有重大变故等情形的社区矫正对象,重点关注及时引入心理矫正,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新融入社会。贺兰县司法局常态化开展案卷交叉互检、集体评议、督导督办,组织社区矫正工作者、社区矫正警察开展业务培训,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

……“矫行”更“矫心”,不仅让社矫对象“管得住”还“管得好”,贺兰县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路径最优解。而这其中,“‘升级’的社区矫正中心”“‘5+1’教育矫正模式”在诸多答案字眼中尤为“醒目”。

“积极打造‘智慧矫正中心’,构建数据一体化、管理智能化、移动互联化、指挥可视化的工作模式,实现区、市、县社区矫正机构、乡镇司法所‘纵向四级贯通’”;“紧扣‘5+1’教育矫正模式,做好常规教育必修课、重点教育小班课、入矫教育第一课,开展讲座、旁听庭审等,国学教育、法治教育、红色教育、警示教育、劳动教育多管齐下,增强教育矫正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工作人员的介绍,贺兰县司法局聚焦主责主业,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法治宁夏贡献力量的答卷“生动”起来。

采访团记者体检VR社区矫正模拟系统。


责编:李迅

一审:李迅

二审:齐果

三审:万朝晖

来源:湖南法治报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法律声明-联系我们
广告热线:0731-84802118 湖南法治报官网ICP备案号:湘ICP备19000193号-3 版权所有:湖南金鹰报刊社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法治报》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